热线电话:010-53343964
您的位置:>首页 > 本会业务 > 会员之窗

12位院士齐聚中车热议轨道交通智能传感技术

文章来源:中国中车网站发布者:发布时间:2016-05-04 19:17:40阅读:
4月28日,由中国工程院、中国中车联合主办,中车株洲所承办的“智能传感技术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工程前沿技术论坛”顺利召开,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院士领衔的12位院士及中、美、日三国的专家、学者,就轨道交通智能传感技术的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热烈探讨。
        传感器作为轨道交通装备的神经末梢感知器,是轨道交通装备运营安全的保障性技术,也是装备持续升级的关键器件技术,在轨道交通列车性能综合测试,列车运行与监控、列车运行环境监控以及高端产品智能制造等领域,正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本次论坛共开设了6场专题报告,来自国内外的院士、专家、学者及产业人士围绕智能传感技术在未来轨道交通等高端装备领域地位显现、作用发挥,畅谈智能传感技术在即将到来的物联网时代,对于推动轨道交通等高端装备技术的进步的美好前景和发展路径,探讨如何通过新材料、新工艺的改进,解决制约我国在高端智能传感技术的关键瓶颈和现实挑战,并就如何通过引入智能传感、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等新兴技术,推动我国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水平的提升。
        与会专家认为,随着新能源和物联网的发展,小型化、节能化和智能化将是传感器的未来趋势,掌握这一趋势,对于为提升轨道交通用传感器的智能化、集成化和数字化水平,推动我国智能传感器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我国传感器市场曾因长期被外国所垄断,阻碍了我国轨道交通车辆的自主化进程。中车株洲所是我国轨道交通智能传感技术及产业化的领军企业,1990年,中车株洲所逐步实现了传感器的完全自主设计和生产。20多年来,中国中车株洲所先后完成了电流、电压、压力、温度、位移、速度等六大类多规格传感器的国产化开发,全方位覆盖轨道交通车辆的各种测量需求,成为全球唯一自主掌握轨道交通智能传感全系列技术及产品的企业。
        借助我国轨道交通产业大发展的大好机遇,中车株洲所的年产能达100万只,产值近3亿元,占国内轨道交通领域40%的市场份额,是目前国内在该领域的最大供应商。并成功向GE、庞巴迪、阿尔斯通等跨国客户有长期合作及批量供货。同时,中车株洲所应用领域从轨道交通扩展到风电、光伏、电动汽车,其中,风电、光伏、变流器用传感器占有率第一。
        目前,中车株洲所正在进行Asic芯片、MEMS技术、集成传感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在轨道交通领域,开展智能化传感器的研发、产业化和推广,从而实现未来智能列车的运营,为车辆的健康状态监控做出贡献;在轨道外领域,紧跟绿色变频、物联网的发展,开发出领先性的产品,从而引导行业的发展。
        据介绍,传感技术是重大产业和关键领域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制造 2025》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都与传感器技术息息相关。国家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国内传感器产业发展。2013年,工信部等部委发布计划,到2025年,实现我国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整体水平要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涉及国防和重点产业安全、重大工程所需的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实现自主制造和自主可控,高端产品和服务市场占有率提高到50%以上。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感器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据行业人士估算,目前全球传感器市场的规模约为1500亿美元,约有40个国家从事传感器的研制、生产和应用开发,研发机构6000余家。而在国内,约有1700余家机构从事传感器的研制、生产和应用,市场规模已超过1000亿元。
 
 
12da.jpg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2(网站上) 拷贝.jpg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 集团信息
  • 宏观政策
  • 研究报告
  • 会员之窗

上海建工集团获得18项“中国安装之...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安装协会第七届四次理事(扩大)会议暨第七届四次常务理事会上,表彰了“2021-2022年度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中国安装之星)”。集团承建的前滩中心25-02地[详细]
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
5月24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会。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中央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玉卓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认真学习[详细]
我会编撰《中国集团公司30年》一书...
由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编撰的《中国集团公司30年》一书,已于国庆70周年之际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共十章,38万字。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陈昌智和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贺光辉分别作序。[详细]
栏目ID=35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