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session("username")<>"" then%><%End If %> 

shouye_button_english

shouye_button_download

shouye_img_logo

 

 

隆国强:把市场压力转变为出口升级动力

专家视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隆国强最近撰文称,我国前9个月出口、进口同比增长22.7%26.7%,呈现逐月下降态势。9月当月出口、进口增速分别为17.1%20.9%,反映出内外需增长速度均在回落。

出口增长速度的回落受到几个重要因素的影响,一是外需增长乏力。特别是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欧洲受困于主权债务危机,核泄露危机令日本本已乏力的经济雪上加霜。二是出口成本大幅上升。工资、原材料快速上涨,人民币汇率加速升值,导致我国出口企业成本上涨,出口价格明显上升。三是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融资难,融资成本上升,招工难,工资成本快速上升。

针对出口企业存在的困难,一些地方再次采取措施扶持企业,如浙江近期针对企业资金链紧张的局面,采取措施缓解企业的融资困难,这对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无疑是必要的。但更应该重视的是,要牢牢抓住机遇,把市场压力转变为我国出口企业升级的动力,加速推进出口结构的升级。

我国出口升级目标提出已很长时间,但进展慢于期望,重要原因是我国人口红利持续发挥作用,低成本优势一直十分明显,推动出口结构升级的市场压力不足。目前,我国比较优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低成本优势正在发生改变,出口企业应该把握国内国外市场带来的机遇,加速推进出口结构的升级。

第一,明确把“中国质量”作为出口升级的目标。近年来我国出口转型升级的目标有多种提法,其中最激动人心的无疑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全球分工的视角看,我国长期将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因此应该确立“质量立国”的目标,这一目标也许没有“中国创造”那样宏伟,但却更为现实、更有针对性。无论是中国组装、中国制造还是中国创造,都必须以“中国质量”为基础。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与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生产的同类产品的价格存在明显的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品牌、设计等方面的差距,但最基础的差距还是质量。即便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所谓“中国创造”的产品,如果质量不够精良,也将令“中国创造”大打折扣。因此,未来要牢固树立“质量立国”的理念,明确把“中国质量”作为出口升级的重要目标。

第二,培育一大批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实现“中国质量”需要多方施治,比如树立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与工艺等,但最重要的是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因为高素质技工乃是“中国质量”的基础。目前在我国制造业工人中,有相当高的比例是农民工。由于房价过高,以及城市户口制度改革严重滞后,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快速上升,农民工市民化的期望值下降,加上普通工人市场出现的招工难,导致我国制造业的蓝领工人流失率很高,企业流失所有普通工人,如果所有员工轮换一遍,短则7个月,长则一年。如此高的工人流失率,已经严重打击了企业对工人的培训热情,更难于通过长期的技能积累,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技术工人。

第三,抓住危机带来的机遇,推进海外并购与引进。外部市场不振会影响我国企业的扩大出口,但却是我国低成本海外并购与引进先进设备的难得机遇。政府应该引导与扶持有实力的企业,大力开展海外并购,获取海外先进技术、设备、品牌与渠道,甚至引进一些技术工人。 (国研网)

 

 

 

 

 

 

 

shouye_di_pic_logo 副本

主办单位: 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

通讯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7号汉威大厦12B1212室 邮政编码:100004

联系电话: 管理部 010-57185256 会员部 010-57185255 研究部 010-57185250

信息部 010-59457317 办公室 010-59458677 国际部 010-57185256

财务部 010-57186968

值班传真: 010-65616838 网站信箱:kggs@163.com 中促会网址:www.cgcp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20015月 京ICP050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