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时评家童大焕称,中国的物价问题并不只是房价高,房价高不是因,而是果。不针对房价、物价高的原因对症下药,最后一定是南辕北辙。他认为导致中国物价全面过高的根本原因有三:
一是低附加值外向型经济。日本、中国台湾、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四小龙”,乃至今天的印度在IT、制药、输出CEO等方面的外向型经济的成功,都应归功于他们输出的是高智力、高附加值产品,人的价值已经在出口产品中得到充分体现。
而包括中国内地在内的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输出的却是依靠“廉价劳动力优势”、廉价资源和廉价环境取得“竞争优势”的低附加值高能耗商品,是以牺牲人权和环境为代价的“卖血经济”。“卖血经济”换回的大量外币,只能国家持有,于是,用以兑换的人民币不断流入国内市场,使人民币流动性越来越泛滥。
二是投资型政府极大地推高了物价、助长腐败和贫富两极分化。原本造价只需1元的,可能报出5元、8元的实际成交价。
三是行政垄断和高税收提高了物价。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几乎每年都是中国GDP增速的两倍。在2009年,即使受到世界经济衰退和中国外贸出口急速下滑的影响,中国政府财政收入仍有11 .9%的增长速度。
在中国资源性行业和基础服务行业的行政垄断,也导致产品和服务长期质次价高;不管需求有无弹性的商品,税收的增加都没有可能使企业“内部消化”,即使其中极少数企业有“内部消化”的能力,对绝大多数行业来说也没有“内部消化”的能力。而不能“内部消化”不断增加的税负成本,就只能“外部转嫁”不断增加的税负成本。这“外部转嫁”的惟一途径,就是提高价格。 (《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