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期间,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企业加快了在欧洲的拓展步伐,但汇丰银行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中过于重视“中国特色”,过度依赖自身在国内市场拓展中的经验,尚未建立起系统科学的海外并购战略,国际化运作能力和经验缺失。
汇丰认为,许多中国企业初入海外市场,仍倾向于传统的新建合资企业的方式,虽对西方企业惯用的收购兼并有所涉及,但运作能力和经验不足。一方面全球化意识较弱,缺乏对当地融资、审计、物流、合作伙伴的了解,很难适应欧洲的风土文化。另一方面缺乏熟悉跨国并购的高素质人才和金融配套能力,这也是制约中国企业在欧洲扎稳脚跟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欧洲投资交了不少“学费”。金杜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一位律师指出,中国企业境外投资主要有股权式和契约式两种,无论采用何种方式,了解当地市场的准入条件、目标国的法律监管环境、投资项目的法律设计结构和潜在风险均非常重要。
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占中国贸易总额的18%。2010年中欧双边贸易额达4700亿美元,同比增长33.1%,比金融危机前的2008年同期高出10.4%。2010年至今,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相当一部分欧洲本土投资者对欧洲经济失去信心,而几年来中国企业对欧投资迅速增长。
汇丰专家表示,欧洲是一个成熟的大市场,商贸环境既统一又多元化,如在进口时欧盟有统一的规则,出口时则采用各成员国较灵活的规则,这对海外投资方面仍在蹒跚学步中国企业无疑是一种挑战。
(财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