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session("username")<>"" then%><%End If %> 

shouye_button_english

shouye_button_download

shouye_img_logo

 

 

巴曙松:中国经济处于寻找新生增长中枢阶段

专家视点

 

 

 

 

在次贷危机日益演变为欧美主权债务危机的环境下,全球经济正在步入温和的“二次探底”。从总体趋势看,无论是全球经济还是中国经济,大致上处于一个刺激性政策逐步退出之后寻找新的内生、可持续增长中枢的阶段。

欧美经济要走出危机,除了经济金融方面无可回避的结构调整外,寻找到新的增长点是关键。中国经济则需要在继续抑制物价的同时,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重点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并警惕紧缩过程中的局部结构性超调风险。可以说,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仍保持较为强劲的动力,但关键要看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消费增长能否达到预期设想。

当前的欧美债务危机是2008年以来次贷危机的延续,正是为了应对次贷危机,欧美国家大规模扩张债务,埋下了今天债务危机的隐患。对中国而言,外部经济的回落为中国加快经济转型提供了强大的外部倒逼的动力。利用欧美经济依然处于调整时期的时间窗口,加快经济转型应当成为中国下一阶段经济增长的主线。

首先,与2008年底相比,当前房地产市场即使在严峻的紧缩政策调控下,依然保持了较为强劲的市场表现,这既有保障房建设的对冲力量所致,也有市场运行的惯性,这就为当前的经济紧缩政策赢得了回旋余地。

    其次,总体上看中国依然保持着相当高的储蓄率,在紧缩过程中财政状况良好,这都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提供了支持力量。

    再次,为应对通货膨胀,中国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调整措施:准备金率已经提高至达21.5%(大银行),利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也依然达到了3.5%(一年期存款利率),在遇到显著外部冲击时,这些都是可以备用的应对工具。同时,银行业完成股份制改革,资产负债表十分健康,地方政府和企业等的杠杆率较低,有利于经济复苏。

    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中国经济转型进程的启动为应对外部经济环境的可能恶化、以及正在出现的温和的“二次探底”提供了支持力量。当前,中国旅游等内需部门增长强劲,消费增长稳定。从区域增长结构看,随着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的转移,中西部的投资增长开始快于沿海发达地区,这不仅使中国的区域经济结构更为均衡,同时也有利于支持经济增长的软着陆。

中国经济下一步应该更加注重在全球经济“二次探底”以及再平衡的过程中,立足内需来进一步推动经济转型。而这也恰恰是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点所在。    (国研网)

 

 

 

 

 

 

 

 

shouye_di_pic_logo 副本

主办单位: 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

通讯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7号汉威大厦12B1212室 邮政编码:100004

联系电话: 管理部 010-57185256 会员部 010-57185255 研究部 010-57185250

信息部 010-59457317 办公室 010-59458677 国际部 010-57185256

财务部 010-57186968

值班传真: 010-65616838 网站信箱:kggs@163.com 中促会网址:www.cgcp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20015月 京ICP050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