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24日,人民币兑美元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已累计升值29.43%,其中2011年初至今的升值幅度达到3.65%。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人民币自进入7月以来升值速度显著加快,不到两个月时间,对美元的升值幅度已累计达1.28%。
这两段加速升值区段正显露人民币主动升值信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说:“从战略上,今年以来的这两段人民币升值与以往有所不同,就是国家态度从被动转向主动,人民币升值的步伐正在加快。”
曾任里根总统顾问的哈佛大学教授费尔德斯坦表示,中国出于自身政治、经济方面的考量,是希望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的。他预测,未来几年,美元可能会继续相对于欧元和其他货币贬值,如果中国希望提高人民币的全球整体汇率,以降低投资风险并控制通胀压力,那么将允许人民币兑美元大幅升值。这种观点引发广泛的猜测——“中国政府即将出台新的汇率政策,让受严格管制的人民币显著加快升值步伐,并允许人民币在市场作用下加大波动幅度。”
种种迹象显示,美债危机是加快人民币升值的导火索,但中国更为主动地战略性升值,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表明汇率工具可能已经超过利率工具,上升为当前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最重要的政策工具之一。
从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间,美元兑人民币累计贬值20%,其结果是,我国10年间外汇储备增长16%,但折算成人民币,增幅不到13%。国际金融专家赵庆明说,“调整势在必行,中国通过大量出口换回一堆贬值的美国国债,不断面临投资损失风险,这条路再也行不通了,应该从减少外贸顺差的源头上做文章。”
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人民币汇率增强弹性将推动沿海出口行业提高技术、创新产品、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同时将引导资源从出口部门向服务业等内需部门配置,减少经济对出口的过度依赖。这些都有助于产业升级、结构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国经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