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session("username")<>"" then%><%End If %> 

shouye_button_english

shouye_button_download

shouye_img_logo

 

 

康菲扼住中国环境法律漏洞的“命门”

海外观察

 

 

 

 

渤海湾漏油事故让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

溢油事件最早在6月初就发生,直到7月初才被媒体曝光,可是康菲公司并没有停止BC平台的生产作业,这使得已持续两月之久的溢油事件仍在恶化,康菲不得不在12日对外坦白:矿物油油基泥浆溢出总量增加到400立方米,约2500桶。溢油量截至目前已达3217桶,远超最初估计的1500桶。

两个多月过去了,渤海漏油事件非但没有画上句号,反而因怠慢拖延愈演愈烈。与有关部门的三令五申、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不同,肇事者美国康菲公司似乎颇为从容,不仅未在国家海洋局的清理期限内完成清污,还“遮遮掩掩、刻意隐瞒”,直到被事实逼到了墙脚,才勉强承认之前未尽力排查溢油风险点。

然而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近日康菲公司在其官网上的一则招聘广告中称:“近期,随着中国渤海湾康菲钻井平台漏油事件的不断演变,使美国康菲石油公司的知名度得到了很大幅度的传播,也使得美国康菲润滑油被越来越多的行业内人士所关注,业务成交量同比大幅度提升,业务人员工作量大幅度增加”。

康菲润滑油部门一位相关人士称:由于最近康菲中国在渤海湾漏油事件处理过程中知名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一些原本不怎么知道康菲品牌的客户现在也知道了康菲。这反而带来了业务量。对漏油事故的消极处理,在招聘中反而把错误当成利器,着实让人费解。

业内人士表示, 墨西哥湾漏油,英国石油公司被罚200亿美元,到现在还没缓过劲儿来,足以让这个牛哄哄的企业不寒而栗。而在康菲身上,到目前为止,除了20万元人民币的罚款,海洋局问责的唾沫和舆论谴责的口水,好像也没有什么更给力的措施了。区区20万元的上限罚款,与国外动辄上亿美元处罚相比,不过是挠痒痒。这或许从一个侧面解释康菲公司的淡定——它似乎扼住了中国环境法律制度漏洞的“命门”。 (《中华工商时报》)

 

                                                  

 

 

 

 

 

shouye_di_pic_logo 副本

主办单位: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7号汉威大厦12B1212    邮政编码:100004
联系电话:交流合作部 010-57188677  会员部 010-57185255  研究部 010-57185250

信息部 010-65616838      办公室 010-59457317  财务部 010-57186968
传真电话:010-59457319             网站信箱:kggs@163.com

中促会网址:www.cgcpa.org.cn
版权所有: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  20025  ICP050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