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session("username")<>"" then%><%End If %> 

shouye_button_english

shouye_button_download

shouye_img_logo

 

 

中国经济体转型进入非常艰难的过程

宏观经济

 

 

 

 

美国华尔街日报近日刊发北大金融学教授迈克尔.拜茨的文章指出:由于多年以来政府导向型投资一直在中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这使中国经济结构变得极为不平衡。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严峻,以欧美日为代表的世界主要经济体很有可能对中国产品需求量逐渐下降。为此,中国经济必须设法转变成以消费拉动的经济体,这意味着政府在要减少投资的同时增加国民财富。不过,中国经济体转型并非易事。

文章说,现在中国经济主要面对的三大困难为:高通胀、高债务以及房地产泡沫。对中国政府来说,逐步校正经济发展步伐是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对此,有少数中国经济学家认为,政府逐步“踩刹”,将导致未来几年内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下降。这些经济学家还预测,未来几年内,中国每年经济增长速度应该在6%7%左右。

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以惊人速度增长,主要是由于政府导向型大量投资的结果。但这种导向型大量投资并不是没有代价的,多年过去以后,当下中国经济体所出现的明显问题为:高贸易顺差以及由此带来的产能过剩。中国政府过去数年对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对房地产业的过度投资不仅大量浪费了各种资源,而且某种程度上也间接导致了当下的房地产泡沫。另外,由于欧美日都陷入了债务危机,其对于中国产品需求量将来一定会逐步下降,这意味着中国多年来的贸易顺差很可能随之不断缩水。

面对上述严峻考验,中国未来可否从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呢?当然可以,但这将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现在中国家庭整体消费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5%,和其它国家家庭消费水平相比是非常低的。

北京官方对现在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非常清楚,一些决策者表示,在未来10年内,中国政府设法将消费提升到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不过,要达到此目标,中国政府要做出的调整将是非常之大。

基于中国的经济体制模式,如此之快的消费增幅在短时间内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中国经济发展主要模式是通过家庭收入的储蓄部分为各个企业提供资金,而且由于中国储蓄利率较低,企业的借款成本亦是很低。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可以使国企在轻松获得贷款同时对很多大型项目进行投资。与此同时,中国的银行由于融资非常轻松从而获利颇丰,而且融资的便利使各大银行在处理不良贷款时更加游刃有余。

但低成本的融资并不是没有代价的,对中国来说,这种重大代价就是“高储蓄”。这样的结果是明显的:国民收入中只有很小一部分被用来消费,这直接导致了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非常之低。

如此看来,中国政府似乎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希望中国变为消费拉动型经济体,势必要减少国民储蓄;但是如果国民储蓄减少,银行系统的健康运转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 无论决策者做何选择,有一点基本上可以肯定的是,即将放缓经济发展速度:无论北京还是世界都需要面对一个缓慢发展的中国。                                                        (中国评论新闻网)

 

 

 

 

 

shouye_di_pic_logo 副本

主办单位: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7号汉威大厦12B1212    邮政编码:100004
联系电话:交流合作部 010-57188677  会员部 010-57185255  研究部 010-57185250

信息部 010-65616838      办公室 010-59457317  财务部 010-57186968
传真电话:010-59457319             网站信箱:kggs@163.com

中促会网址:www.cgcpa.org.cn
版权所有: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  20025  ICP050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