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下发近一年之时,工信部、国资委、证监会等部委近期连连发出促进并购重组信号,产业重组新一轮高潮有一触即发之势。
7月上旬,工信部组织召开全国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经验交流会。工信部部长苗圩明确提出,下一步将切实抓好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和医药等八大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同时取消限制企业跨地区兼并重组的不合理规定,并进一步完善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体系。近日,工信部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进一步完善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体系成为会议讨论的主要内容。
国资委继去年底提出“深入推进中央企业布局结构调整,加大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力度”后, 7月又组织召开央企内部资源整合经验交流与培训会议,明确下阶段央企板块整合、产业链整合、并购重组各项工作重点。
证监会近日正式发布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与配套融资相关规定的决定》,明确了借壳上市标准;补充完善了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制度规定,明确允许上市公司向第三方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支持资产重组与配套融资同步操作。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还透露,证监会正在研究出台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分道制试行办法,通过简化程序,提高并购重组审核效率。在配套融资方面,推动建立并购基金、发债等都已列入下一步证监会研究拓宽并购融资渠道的工作安排。
自去年9月《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发布以来,尽管受到信贷资金方面的制约,中国并购市场依旧保持相当热度。今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国内并购达389起,并购案例数达2008年以来的最高值,同比增长68.4%;并购金额为102.37亿美元,同比增长50.3%,无论是国内并购还是跨国并购均跳跃至新的高度。可以预见,今后一段时间,我国企业并购重组将迎来新一轮高潮。
值得注意的是,在证监会的各项政策支持下,资本市场或将成为上述八大行业及央企并购重组的重要舞台。在央企内部资源整合经验交流与培训会议上,国资委副主任邵宁明确表示,要利用好资本市场,使企业资源配置不断合理化,同时更好实现资源的市场价值。而在央企剥离非主业资产方面,邵宁建议可以“先上市后通过资本市场卖出股票等方式退出”。
(《证券时报》)
|